生于70年代-被时代遗忘的英语角_口语_交流_年轻人

  • A+
所属分类:成人英语

原标题:生于70年代 - 被时代遗忘的英语角

这两天网上公布研究生考试成绩,英语考题难的话题被考生们热议,可见英语考试从小学贯穿到研究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上小学起,英语就作为必修课愈发重要,也逐渐成为“世界语言”,英语作为一门技能已不可或缺,如今小学生的英语课本难度与四十年前我学的水平,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生于70年代-被时代遗忘的英语角_口语_交流_年轻人插图

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没有兴起补习班、提高班,培训机构仅有成人夜校,年轻人想要摆脱知识的贫瘠,就需要不断找寻学习的途径,电视机的普及成为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年轻人急切地想要与世界交流,熟练的英语交流成为必然的通道。没有专业老师,没有学而思,三五个同爱好的人在固定的地点,约定的周末凑在一起,进行口语交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英语角”。在各大城市的公园角落里,英语角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英语角”记忆。

生于70年代-被时代遗忘的英语角_口语_交流_年轻人插图(1)

据报道,最早的英语角出现在1978年的上海网民公园,年轻人用最直接的“搭讪外国友人”的方式来练习口语。众所周知的富豪“马老师”,早在1980年为练口语就给外国人当免费导游,因此和莫利一家结识,进而成为跨国笔友,后来他在西湖边发起“六公园英语角”,吸引更多的老外前来交流,至今这里还有很多大学生和老外在聊天、切磋。

生于70年代-被时代遗忘的英语角_口语_交流_年轻人插图(2)

八几年我上小学的时候,教英语的老师总让我们“张开嘴”不能说“哑巴英语”。那时候一个小学只有一两个英语老师,大多还是兼职,我的发音也是照猫画虎,口语稀松马虎,直到上初中,英语成为主科,由专业老师授课,我才发现
生于70年代-被时代遗忘的英语角_口语_交流_年轻人插图(3)
自己的发音太不规范,便去校内的“英语角”练习口语,那时候室外的英语角分化出一部分转变为室内,进了校园,被安排在校园的某间教室里,面向全体学生时尚。

“校园英语角”备有各类英语书籍、杂志,都可以借阅,还有老师教唱英文歌曲,解答英语学习中的问题,组织英语节目汇演,活动十分丰富。九十年代初期,自影视明星开始兴起一股“出去热”,“北京人在纽约”等电视剧的热播也从侧面激发了年轻人学英语的热情,当时中央电视台还推出一档英语节目叫“FOLLOW ME”(《跟我学》),非常受欢迎。

生于70年代-被时代遗忘的英语角_口语_交流_年轻人插图(4)

1995年,李阳创建的“疯狂英语”风靡一时,“疯狂喊出来”的口号让“哑巴英语”彻底变成实用英语,同时“英语角”里开始聚集起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从少儿到老人,最多时达数百人,大家边说着“welcome to join us”边找寻着亲朋好友介绍来的熟人。在北京奥运期间,有不少老年人能使用英语为外国人指路,其熟稔的口语就得益于那时的“英语角”。

“英语角”之所以吸引众人除了是增进交流学习的场所还具有另外一个功能,为展示英语水平提供了一个舞台。大型的英语角自发切割成三个区域:初级水平、中级水平、高级水平。就像升级打怪一样,按装备和技能升级,这里高手林立,卧虎藏龙,其中不乏藏着“扫地僧”级别的隐者,其“出口惊人”的水平吸引着很多大学生来此“取经”。当然,“菜鸟”级别的人在这里耳濡目染,也能很快得到提升。

生于70年代-被时代遗忘的英语角_口语_交流_年轻人插图(5)

到了九十年代末,室外的英语角已经很少见到,室内的英语沙龙和外语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受众群体也由网民大众变为外企的白领。学英语的渠道和工具也从早先的录音带、随身听逐步过渡到点读笔、复读机、ipad,科技代代更迭,方法层出不穷,“英语角”这个地方早已被人们遗
生于70年代-被时代遗忘的英语角_口语_交流_年轻人插图(6)
忘。

偶尔我在公园闲逛时,脚步会停留在某个角落,那里曾是人头攒动的英语角,“群众英语”的嘈杂声在脑海深处响起,往事一幕幕在眼前映现出来。不由感叹一句:“英语角,不见久矣。”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生于70年代-被时代遗忘的英语角_口语_交流_年轻人插图(7)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