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美女翻译,从小喜欢英语,大学没毕业,就被外交部相中,凭啥

  • A+
所属分类:英语口语

2021年3月18日、19日,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翻译张京凭实力出圈,一战封神。

这场对话,因两国高层的言辞交锋引发世界瞩目。

杨洁篪即兴发言16分钟,驳斥对方的无理指责,明确表明中国立场。

可这段精彩的发言,
杭州美女翻译,从小喜欢英语,大学没毕业,就被外交部相中,凭啥插图
却给了翻译张京不小的挑战。

面对高难度的临场发挥,如果心理素质不强,一定会慌了神。

但张京处变不惊,在众人的期待和忐忑中,完美流畅地完成了翻译任务。

现场视频曝光后,张京成为众多英语专业学生的膜拜对象。

和张京有关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

“美女翻译”、“冰山女神”……褒奖跟着热搜飞。

这位长相清秀,被许多人称为“小姐姐”的优秀翻译官,工作起来,秒变“犀利御姐”。

回头看她的人生履历,一直都在闪闪发光。

曾经拒绝清华北大的保送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外交学院。

只因她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

一个令许多人触不可及的选择,就足以证明她到底有多牛。

她到底凭啥一路高光?

1985年,张京出生在杭州的一个普通家庭。

她从小就喜欢英语,别的孩子看动画片蹦蹦跳跳的时候,她喜欢看英语电影静静地模仿。

她对电影里面的英语对话着迷,深深爱上了这门语言。

她经常一人分饰几角,照着电影中的人物,自己和自己对话。

张京的这一爱好,得到父母无条件的支持。

父母从来不约束她看电视的时间,有时候还会配合她一起表演。

只要有机会,父母就会带她出国旅行,让她真实地接触欧美文化和当地语言。

每次出国,父母都会鼓励张京和外国人主动交流。

从英国到瑞士,从日内瓦到沙特,张京在感受各地风土人情的同时,也训练了自己的英语口语和听力。

在这些丰富的生活经历中,张京性格开朗,爱好广泛。

有一位奚先生,是张京初中和高中的同学,也曾是同桌。

据他回忆,张京在学校的时候,除了英语成绩非常优秀之外,其他各方面能力也很强。

她不仅可以主持学校的很多文艺节目,而且唱跳俱佳。

同时,画画也非常不错。

她还非常喜欢打排球,很多体育项目也很擅长。

除此之外,张京还喜欢摄影和做饭。

在她过去的社交网页上,有很多去世界各地旅行的照片。

虽然不是用专业单反相机拍的,但是每一张照片的色彩、构图都非常棒。

还有一个相册都是她自己做的菜,相册的名字叫“把菜烧熟”。

看似她对菜品的要求并不高,但是照片里的菜还是做得无比精心。

奚先生说,张京虽然平时很
杭州美女翻译,从小喜欢英语,大学没毕业,就被外交部相中,凭啥插图(1)
能闹腾,但是也有很安静的时候。

因为她总是喜欢思考,想问题的时候能够专注很久,直到想明白为止。

学生时期的张京,成绩优异,处事淡定从容。

虽然张京有很多爱好,但是她最喜欢的始终还是英语。

初中毕业以后,张京凭借优秀的成绩,进入杭州外国语学校。

这所学校,是浙江省一流的重点高中,可谓高手云集。

三年时间里,张京丝毫不敢懈怠。

她一直不断地精进自己的英语成绩,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

高二时,张京拿到去欧洲游历的全额奖学金。

她在见识到广阔的世界之后,更加坚定了自己成为外交官的理想。

高考时,学校本计划把她纳入保送清华或者北大的名单。

可她主动拒绝了这个福利,在第一志愿中,填写了外交学院。

于是,张京成为了第一位获得外交学院保送资格的女生。

有人说张京很有语言天赋,也有人说她赢在了起跑线上,因为父母给予她很多支持。

但除了这些,更重要的是,她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外交学院虽然不能和清华北大齐名,但却是中国外交官的摇篮。

很多优秀的外交官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包括女神张璐也曾在这里就读。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除了语言优势之外,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前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曾说起过这四种能力:

第一要爱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国家的利益所在;

第二要了解世界,了解对方的文化、需求,同时发现双方利益的汇合点;

第三要了解中国,能够知道中国的变化,并能够把中国讲清楚;

第四要会交流,要学会在世界上与人打交道的学问。

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外交官,外交学院开设了很多课程,涉及面广泛。

多门外语、外交学、法律、经济知识、国际政治,还有公众场合的仪态礼仪等。

虽然课程涉及的领域众多,但张京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在成绩出类拔萃的前提下,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辩论赛。

张京觉得,辩论不仅可以提升一个人的临场反应能力,也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思辨能力。

而辩论之前需要准备辩论稿,也可以提升一个人的逻辑思维。

这样一来,多方面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大量的参赛经验,培养出张京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于未知的变化,总是能够做好应急准备。

(张京辩论获奖)

在比赛上,她也经常能够获得好成绩。

在第十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上,获得冠军。

在第十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上,获得亚军。

宝剑锋从磨砺出,张京经过多方面训练,变得足够优秀。

2007年,她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被外交部相中,成为储备人才。

不过,这次的“比赛”是非常激烈的,只有4%的人才能正式成为外交部翻译司的一员。

而在加入外交部之前,要接受更专业、更系统的一系列高强度训练。

具体有多难呢?

著名外交翻译张璐曾回忆说:

每天要很早起床,听英文广播充实自己。

晚上回去要做功课,总结、回顾当天翻译的东西。

有时候刚下飞机,时差还没倒过来,就被叫去,一翻译就是好几个小时。

回来后全身酸痛,疲惫不堪,感觉像是被人痛打了一顿。

高强度的训练,残酷的淘汰率。

所有的参训人员,录取率只有4%。

这次机会对张京来说是期盼已久的。

她也听说过,外交部的“魔鬼式训练”,让很多有外交梦想的人望而却步。

但她也知道,自己的理想本就不是一个安逸的职业。

张京每天坚持完成两个半小时以上的中英口译训练,听一个小时左右的英语新闻。

在听新闻的过程中,她会逐句话翻译成汉语。

有时候她还会去新闻发布会观摩,让自己体会现场的氛围感,并且在现场进行翻译练习。

到了晚上,她还会继续给自己“加餐”,找到一些兴趣小组一起讨论和学习。

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张京成功地脱颖而出,成为这4%的其中之一。

成为外交官后,张京不仅没有松懈,反而更加自律。

因为这里高手云集,如果不时刻警醒自己,不断提升自我,那么她的处境就如同逆水行舟。

大量高强度的训练让很多人疲惫不堪,到了晚上,已经没有什么力气再去训练了。

在意志力已经消耗殆尽的情况下,还能够自觉练习的人,都是极度自律的人。

而张京永远都在这批自觉练习的人员之中。

无论周围的人如何放飞自我,她都从不懈怠。

都说惰性是人的本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张京如此严于律己呢?

心理学上曾提出过自我决定论,将每个人行动的动机分成内驱力和外驱力。

内驱力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热爱,从而产生的动力。

而外驱力则是通过外界的压力或者奖励,而获得的力量。

对于张京而言,她的内驱力来源于自己对外交事业的无限热爱。

而外驱力,来源于自己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

(张京)

吉姆·奎克说:

如果鸡蛋被外力打碎,那是生命的结束;

如果鸡蛋被内力打破,那是生命的开始。

奇迹的开端永远在事物内部。

张京正是因为对语言的无限热爱,才能够拼尽全力去学习。

当她擅长做某件事,就会对这件事很有自信,这份自信又给她带来价值感。

而这些感受又会给她一种正向反馈,从而促使她继续努力奋进,不断提升自我。

正所谓,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自有千难万难。

张京也会有遇到困难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

有时无论怎么练习,翻译的速度就是无法再突破,这也让她失去信心。

但是和很多人不同,她会主动解决问题,想办法改善自己的状态。

因为在练习的时候,需要翻译者先记录笔记,然后再翻译。

经过思考,张京想到,可以通过缩短记录笔记的时间,来突破自我的速度极限。

她找到了一个很受用的记笔记方法。

就是用自己独特的“符号”来记笔记,这样,速度就快了很多。

虽然张京的笔记只有自己能够看懂,但是却成了她的“制胜法宝”。

张京就这样坚持了四个多月之后,终于正式入职,实现理想。

她看重的不是职位的高低,而是肩上的责任。

她早早就意识到,以后从她口中翻译出来的每一句话,都将代表国家。

所以在工作上,她总是精益求精。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国家负责。

除了能力上的匹配之外,张京也非常重视自己的个人形象。

为了不给人一种轻浮不专业的感觉,她总是选择朴素大方的衣服。

在同龄女孩都打扮得花枝招展时,张京几乎都是身着素色的正装。

面部的妆容也总是优雅、淡然。

在行为举止上,张京更是处处用心,非常在意公众礼仪。

尤其在重要的场合,她总是严肃认真,落落大方。

她希望先在外在形象上得到认可,然后再从专业能力上说服别人。

(张京)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张京第一次被媒体关注,是在2013年的两会上。

她低调地坐在一边,认真地看着翻译稿。

神情专注,正襟危坐的样子,给人一种十分冷艳的感觉。

开口翻译的时候,专业的素养被大众认可,无数媒体都忍不住将聚光灯转移到她身上。

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位“冰美人”。

经历了数倍于别人的努力之后,她终于与理想相拥。

很多人都会在这个时候尽情地炫耀自己,或者抓住媒体关注的热度,尽情地展现自我。

可是,张京却在此时,做了一件让众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清空社交账号里的所有信息,淡出众人视野。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对于张京而言,她热爱自己的职业,但是也知道这份职业意味着什么。

这份工作代表着国家,她不希望自己受到外界过多的干扰。

在荣耀面前,不迷失自我,谨记自己的职责所在,这才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张京)

两会之后,2021年的中美高层对谈中,张京再一次迎来高光时刻。

这次高层战略对话采用的是交传模式,也就是需要等对方说完一段话之后再进行口译。

交传对译员笔记的要求和听力的要求,都要高于同传翻译。

因为译员容易在记笔记和理解消化语言信息时分散精力,很容易顾此失彼。

这就需要译者本身有很强的速记能力、对内容的消化和重组能力。

张京之前的速记方法和经验,在此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杨洁篪临场脱稿发言16分钟后,无数的压力都涌向身旁的翻译张京身上。

但是这一次,并没有难住她。

她认真记录笔记,高度还原外交领导人的发言。

她的眼睛炯炯有神,言语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张京有条不紊地将发言翻译出来,沉稳冷静的心理素质和无比专业的翻译能力都堪称顶配,将新时代大国外交人员的风采展露无疑。

张京的表现在网络上爆红,很多网友都说,张京是美貌和智慧并存的女神。

不仅国人为之振奋,就连对手都对她十分敬佩。

(张京)

或许是因为她翻译的太过于流利了,在旁观者看来,她的成功似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但实际上,所有的信手拈来,都不过是厚积薄发。

在此之前,张京经历过无数个枯燥难熬的夜晚,用日复一日的坚持,才成就了她的高光时刻。

成功从来没有捷径可走,都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王小波说: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觉得自己无能的人,并不是真的无能,只是从来没有拼尽全力过。

他痛苦的,是对自己荒废的光阴感到懊悔。

可对于张京而言,自己努力过,梦想实现过,所有的光阴都没有错付。

虽然小时候的理想实现了,但她从没有停止奋进的脚步。

而是不断地给自己制定新的目标,时时刻刻不忘拼搏。

(张京)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就会拼尽全力地去争取。

即使眼前充满诱惑,他也会保持冷静,保持克制,始终坚守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在成功的路上,总有人期待有“捷径”,或者有“平坦”的路可走。

而优秀的人,反而置“捷径”于不顾,偏偏去选择艰难、坎坷的路。

因为这条路少有人走,所以竞争者甚少。

他们像一个朝圣者一样,完成了自己人生的苦旅。

他们所到达的,也是普通人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峰。

37岁的张京,是很多逐梦人的榜样。

一个从不抛弃梦想,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奋进,就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