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英语高考复习研讨记录 初心、语篇、思维

  • A+
所属分类:在线英语

2022年英语高考复习研讨记录 初心、语篇、思维插图
主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2022年高考备考研讨会--有效的高三英语复习备考

主讲: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陈江丽

2022年英语高考备考研讨:初心、语篇、思维

问题一:一轮复习初心何在?

高三复习:有效、高效;立足点: 学生学习的有效

初心:高三一轮复习的初心是什么?通过一轮复习想要达成怎样的目的?学生在英语复习期间最难的点是什么?通过调查学生,可以发现学生往往会说:词汇量不够、词汇记不住;也会说,阅读理解读不懂,其归根结底是词汇障碍。因此,词汇,是一轮复习的初心。

进一步调查,可以发现,学生的语法也存在问题,比如:容易混淆十个时态,不能够熟练准确使用。学生对语法体系框架不清楚,不能区分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不清楚三大从句。因此,一轮复习需要把学生的重点语法框架搭建起来。

随笔:有必要帮助学生构建重点语法框架、导图。

问题二:二轮复习的初心何在?

有了词汇、语法,学生为什么还不能正确答题?问题在于题型训练不到位,导致学生针对不同题型,还没有形成自己有效的应对方法。

其训练的量、时间的长度,应该在分析学生学情和考情的基础上来确定。学情,是充分调研学生薄弱项;考情,则是要分析真题、命题立意和趋势、课标要求等。

二轮复习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一、团队作战。组长有意识、集体要讨论。提前形成计划、分工、有质量落实。

二、量变到质变。每一道题型,学生都必须做到一定的量,再加上学后反思,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比如:完形填空,学生必须从语篇和词汇应用的精妙之处反思解题思路和命题立意,找到错因。是思维方法没有对上作者思路,还是词汇、语法问题?

三、现场及时训练。英语作业阅读量大,尤其要现场完成,否则就没有效果。如此,才能发现学生做题过程中错误的思维方式、方法等。

问题三:二轮复习有哪些特别考量?

1.要有词汇复习计划:词汇不能丢

一轮复习词汇为主,但是到了二轮依然不能丢。根据遗忘规律,即便什么都不做,学生还是要遗忘。 英语词汇的学习从高一进入高三,一直到高三高考前进考场,都不能丢。特别要注意:词汇训练应该有逐层上升的台阶,比如:一轮,英汉互译;二轮,词性扩展;三轮,熟词生义。

2.题型复习计划

二轮,重点就是攻克每种题型,如何尽可能拿到最高分。根据体裁走一遍,再根据题型走一遍。主要侧重考查细节、猜测、推断和归纳题。再次,对七选五题型,是语篇之下的阅读理解,学生必须学会建立语篇框架概念,否则失分会比较多。其训练时间长度,取决于学生具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训练之后,必须让学生写出反思和感悟(注意,是写出,而不是自己想一想)。

完形填空,难度大,是在篇章之下考查学生词汇的精细使用,必须进行专项训练。夹叙夹议是重点。学生拿不到分的那一两道题,也就是最终让学生拉分的题目,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语法填空题,是在语境下对学生词法、句法和单词拼写的考查,对学生必须要求拿到满分,否则不行。如果失分多,就必须进行专项训练。

所有题型,都必须进行专项训练, 并让学生书面反思。训练的题目是高考真题或者最新的模拟题。

3. 命题计划

外采试题,有利于调整自身教学方向;自身命题,可以把自己想要考查的点放进去。根据自己的计划,把自己想要考的点一一放进去。两项结合起来,效果更好。

4.阅卷计划

安排专人连续阅专项,从而发现薄弱点,组内有针对性研讨,提出训练方案、落实训练试题。把问题卷、优秀卷的作文,截图发到群里。一个老师针对问题和好词、好句,做成课件,放到群里。

教师 写出阅卷反思,整合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知道教师阅卷后发现的问题,提醒学生改进。

问题四:“语篇”意识和能力如何提升?

二轮备考中突出“语篇”的概念。二轮复习,关键载体是“语篇”,是若干意义相关的句子组成的整体,最重要的是“意义相关”,表达的是一个主旨思想。

1.阅读理解的语篇意识

随笔:教师要善于从学生不同选项中看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这一点我原来没有能做到。比如:学生的长难句分析能力、语篇分析能力、词汇理解能力等。

教给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仅仅要看与提问相关的语句或语段,而是要 看文章的整体语篇,理解其中心主旨。这就是在培养和考查学生的语篇意识和能力。

2.七选五的语篇意识

更是考查学生的语篇整体下的理解能力。从教师的讲解中看出,教师需要对语篇主旨、内部关系有熟练的掌握,能讲清楚前后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所选句子为什么能够承上起下。 该句与上句、下句构成小语篇,这种小语篇是通过句子中 关键词汇的重复出现来实现的。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换一种表达方式的再现。

随笔:在对比中发现,教师的解释力很重要,要能清晰地把隐蔽的思维表述得出来。

语篇衔接手段,可以用句式来呼应,如some, others, still others. 一段语篇,支撑小标题,在这个小语篇中再挖一个空,其目的还是为了考查语篇理解,所以学生必须要有语篇意识。

随笔:条分缕析,值得学习。

通过语篇理解,可以发现,有的是按照时间、空间或者动作连贯等顺序来进行的,看出了这一点,解题就容易许多,这还是 考查学生的语篇意识与能力。

3.完形填空的语篇意识

不能仅仅注意某一个空格,而是要看整个语篇在讲什么。

4.听力的语篇意识

同样不能忽视

5.书面表达的语篇意识

考生需要学会谋篇布局

总结:三个原则为量变到质变、团队协作、限时即时的现场训练。最要关注的是 坚持把语篇意识贯穿各种题型, 统领二轮复习和具体题目的解答。

学生在英文环境下,不经过强化训练就很难以形成语篇意和理解能力。在一轮夯实词汇的基础上,经过二轮的专项训练,和贯穿始终的综合训练,从而为学生成绩的提高打下基础,提供条件。

问题五:如何规范完形填空解题思维(观课记录)

教师带领学生尝试完成的第一小段,目的是示范完形填空的解题思维。出现不同答案时,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教师注意给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交流,并特别留意和等待学生给出自己的想法,聆听学生的想法。教师不轻易给出正确答案。教师教态亲切,反复引导学生进行练后反思,通过反思分享,启迪学生在完形填空解题中要基于“语篇”,在Main idea下,解答具体题目,不能离开中心思想。这里值得学习的,是教师在让学生“尝试—讨论思辨—启迪—总结---领悟”,从而获取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认知学徒制角度看,教师成功地展示了思维,并引导了元认知对话。

教师呈现出完形填空命题原理--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引导学生体会“人的认知特点”---趋向于整体认知、潜意识的完形心理需要,领悟在完形填空中要基于“语篇整体”和“中心思想”确定选项。从而让学生意识到, 完形填空的答案都在文中埋着,只不过有的深(基于语篇和主旨完成),有的浅(只需分析所在句或上下句,就可以发现答案)。

让学生理解“冗余信息理论”,获取重要信息。冗余是“多余,但又是必须的”,帮助告诉我们故事的精准走向。从传播学理论中,冗余信息(redundancy)并不是一些不必要的、多余的内容,在很多情况下,冗余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我们见面时招呼对方:“吃饭了吗”。这句话并不是真正的传递信息,而是一种维持相互关系的方式。所以,在传播学中,冗余信息这个概念是指:为了准确地传递信息或加强社会联系,由传播者加入某个讯息或文本中的信息。

语篇理论:一个语篇除了有意义上的连贯,还会有名词、代词等,让上下文构成联系。语篇,是由很多个句子或段落构成的有集中的主题意义的一段话或者文章。语篇(discourse)指的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交流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从功能上来说,它相当于一种交际行为。总的说来, 语篇由一个以上的语段或句子组成,其中各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衔接(Cohesion)的,在语义上是连贯(Coherence)的。

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再尝试做一组题。这里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练习体会刚才的理论和方法的运用, 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解题路径。

随笔:这样的思维训练非常有必要,培养学生整体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学生思维品质提高了,才能应对新情境中的新问题。

在学生有了基本答案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交流,努力说服自己或者他人。这是一个引导学生“思辨”的过程,特别启迪学生“ 跳出题外”,关注“语篇整体”和“文章主旨”。

随笔:教师在课堂教学陪练过程中,反复追问“为什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追问能力,就是在教会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在积聚到一定程度时,让学生交流展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段落中的主旨句。 不断追问、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随笔:教师在分析指导时,要牢记如何引导学生依据上下文和语篇主旨进行思考,进行有依据地抉择。

完形填空,基本上是夹叙夹议。叙述和议论往往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议论部分往往就是要给出观点或者主旨,需要特别注意。有区分度的题目,就是上优质大学的学生必须能够突破的。

完形填空设空方式

1.前置性设空

2.后置性设空

3.语篇设空(有区分度的题目,上优质大学必须做对这样的题目)

随笔:作为一节指导课,教师先带领学生下水尝试、让后呈现背后命题理论、让学生在尝试并引导启发---总结命题设空特点和解题思维路径---让学生进行独立作业,这是一个典型的认知学徒制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认知示范、学生通过实践、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让学生独立完成剩余部分,目的在于“迁移运用”所学策略,提高新情境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作为学生身边的“教练”,在学生完形填空即将完成的时候,提醒学生用红笔将 前照应和后照应,用箭头等标注出来。

随笔:该做法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让学生的思维visible,为接下来的分享讨论提供了基础,也是引导学生回顾思维路径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内部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教师结合完形填空的文本,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体验瞌睡后滑到地上的场景,这是一个激活学生身体体验的过程。

随笔:认知离不开身体的体验,身体—心智—环境,是相互统一的,共同激活,才会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建构。这一理论在高考备考指导中同样尤其价值。

教师在学生练习后,再次带领学生总结回顾,命题者在上下文和语篇中设空的路径。教师让学生用1分钟书面总结下完形填空的解题思路和策略。

学生的总结:理解文章大意和主旨;注意信息点的交错出现;注意有些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通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注意前后照应,根据意思来选择。

随笔:这些解题策略在老师看来很简单熟悉,但是每一届学生都是新的,不能误以为学生早就掌握了。此外,学生通过自己听课、实践、总结,最终感悟所得,是 自己在认知活动中体验出来、生长出来的,因而有其独特价值。这与老师讲授的效果完全不同。前者是建构,后者则偏向于灌输。 前者有利于迁移运用,转化成能力和素养;后者则容易遗忘,无法运用,是惰性知识。所以,对于每一届同学来说,这样的反思总结,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确有必要。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