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如何阅读才有效?

  • A+
所属分类:英语知识

最近几次儿子去上游泳课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个哭哭啼啼上课的小女孩,大概四岁左右吧。好几次,小女孩开开心心地入馆,一到泳池边上让她下水,她就开始哭着拽着爸爸的胳膊不肯下去,及至哭得撕心裂肺,半节课几乎都在哭喊着我要爸爸。

兴趣班,如何阅读才有效?插图

这几次课,都是她爸爸陪着来上的。有时候,是爸爸或耐心或严厉地劝说,有时候,是前台老师在安慰,更多时候,是爸爸远远地坐着看着或者转身离去,任凭小女孩伤心哭泣。

游泳初学的是仰泳,教练会在水里托着孩子一个一个地轮流教,看上去并不存在危险。轮到这女孩的时候,她一边哭一边被教练托着毫不自主地浮在水面。到她休息的时候,她试图跑开去找爸爸,转而被岸上的教练拦住,挣扎得上气不接下气。那哭声,有如爸爸把她扔在这再也不要她了。

每次,我都听得心里发颤,难过得几乎要掉泪,得使劲按捺住自己管闲事的心,才能控制住想要去安抚的母性冲动。

不知道这父亲如此坚持的目的何在,不知道这女孩会哭多久,最终会不会接受游泳。我只能默默叹气,暗自为这女孩感到委屈和心疼。即使游泳是号称的最好的全身运动方式,对身体很有好处,但是,这样残忍地去学,真的值得吗?

在大人看来没什么好怕的,但是对于幼小的孩子,面对的却是陌生的教练、可能会呛水的不适感、身体不受控制的紧张,以及被最亲爱的爸爸抛弃的恐惧,这样的心理伤害,比起游泳带来的那点好处而言,可以说是个巨大的黑洞。长期来看,甚至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处事方式和她未来的成长。这样学游泳的心理阴影不知几时才能消除。

经常听到有家长说“踹下水就好了! ”“教练拿着棍子打几下就好了! ”这样暴力的方式,若是让他自己这般下水,不知他会不会说得这样理所应当。换做是成年人,若是有人拿着棍子在后面逼迫他必须学习他不想学的,比如痛恨油烟的去做饭,不喜欢写字的去码论文,恐怕他早就撂摊子不干了。这似乎印证了那个挑食的段子,为什么大人从来不挑食?因为他们买菜只买自己喜欢吃的。

我儿子生来爱玩水,喜欢跳到水里扑腾,小时自己戴着游泳圈或臂圈可以泡在水里一天不上岸。正是因为他爱玩水不怕水,我才起了让他去学游泳的念头。饶是这样,5岁半那年夏天让他第一次去学游泳,也是这样哭得稀里哗啦。陌生的教练,陌生的环境,偶然喝到池水,导致他在泳池里边乱踢边哇哇大哭,上岸后站在泳池边拼尽全力与高大的教练对抗,不肯再下水。

我是没有办法狠下心肠把他扔在水里转头就走,试了几次,孩子都是抗拒,那就先不学了。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是非学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今天必须学会不能拖延的。隔了一年,到6岁半这年夏天他愿意再去尝试,局面已大为改观。他不再害怕地哭泣,而是能够听懂教练的指示,学会自己协调动作,享受到游泳的乐趣,直到现在如鱼得水,游得欢快。游泳课成了他最喜欢、最放松的课程。

很多时候我在想,这天底下有那么多运动项目、有那么多可以尝试的兴趣课程,有什么理由非要死磕这个孩子不喜欢的、暂时不能够接受的。为什么要不顾孩子感受、以损害亲子关系为代价,去逼迫他学习他不敢不愿学习的内容,其结果往往是是因小失大,或者说得不偿失。

在兴趣班的选择上,我觉得家长需要认真细心地观察揣摩孩子。每一个课程的选择,无论是选择前还是选择后,其实都是对自己和孩子的一番考验。

找到孩子的兴趣所长

首先,不要按全才标准来培养孩子。

现在的课外班,选择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各种培优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精英教育,几乎无所不包。但凡你有所需求的,网课班就能应运而生。

问起孩子的课外班配置,除了提高课内水平的语数外辅导班,一门艺术一门体育成了标配,再加点诸如小主持人班、思维班、机器人班、画画班等等,看上去很美,实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时间首先就是一个考验,平日晚上和周末,不是在课堂上上课,就是奔波在去上课的路上,家长和孩子均为此劳累不堪不说,亲子关系也在不停地催促和紧逼中岌岌可危。

每一项课程的学习若要取得成绩,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刻意练习,需要长期坚持。天才如莫扎特,也是从小被父亲严格要求刻苦练习。贪多容易嚼不烂,很浅显的道理。

罗曼.罗兰曾说: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多口浅井,不如花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孩子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家长需要学会做减法。课外活动当发挥孩子的长板,将能力发挥到极致。

其次,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课程。帮助孩子找到擅长和兴趣点是家长最重要的工作。尺有所长,人有所短,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个性,能够挖掘出孩子的点才是家长的本事。

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学英语或者考奥数,每个人都要学钢琴或练游泳。与其将时间耗费在孩子不喜欢的事情上,耗费在劝说、责骂的拉锯战上,为何不挑选一个孩子喜欢的、更容易出彩的课程,成为更有效的投资。

对于家长选择的班,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对于孩子选择的班,则是要充分鼓励。随处可见学钢琴家里鸡飞狗跳的抱怨,看到过多少孩子愤恨地考完级再也不摸钢琴的例子。外在的逼迫纵使能够达到一时的效果,却难以形成真正的兴趣,甚至背道而驰,逼成厌恶。

有的家长会认为任何学习都不能轻易放弃,即使孩子不喜欢,也要坚持,不能浅尝辄止,要让孩子懂得坚持,培养孩子坚韧有毅力的品性。那个逼孩子学游泳的父亲,也许是出于这种想法。但是,坚持也要适度。而且,前提必须是孩子有兴趣。逼孩子是指督促和鼓励孩子坚持下去,而不是胁迫,不是强制,更不是把她赶下水就不允许上岸。

郎朗毕竟只有一个,郎爸的方式对大多数人而言并不合适,何况钢琴还算是郎朗的天赋。经过持续努力之后仍旧无法改善的,就不要再计算那点沉没成本而舍不得放弃。早放手,实际上是避免了更大的成本。人生这么长,对孩子而言,扭转方向永远来得及。

降低自己的期望,静待花开

在生活中,在网络上,经常看到家长们发表无奈的肺腑之言。

有人说:感觉孩子学什么都很慢,我和他爸智商也算高的,也都是重点大学本硕,昨天老师在群里让孩子语音,儿歌拼音,我看其他孩子都拼得很快很好,我们就很多都不会,以前有次在群里发英语歌也是这样,我们得一字一字教。

有人说:我想了下,她之前学什么真的不快,学英语不好,学朗诵学了一年不如3岁的孩子学2个月会背的多,连学舞蹈也得看别的孩子。英语也学了,回头问去年学的都忘了,乐高也学了,别人都参加机器人比赛了,他刚学会看图纸。挺用心的,一万点伤害,觉得对不起他,没把他生成牛蛙。

说来我也曾有这样感受,感觉孩子不管学什么,上什么课,确实比别人要慢几拍。围棋别人学一年打一段,我们学两年五级都还没过。古诗昨天好不容易背顺了,今儿再问又只剩下“不记得了”。

我也有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哀叹恨铁不成钢之感。直到发现并不是我一个人这样想,我不是唯一体验这种沮丧感的人,才释放掉很多焦虑。后来听到有人夸我儿子学习积极性高,出门都在写字,才恍悟到,其实家长本能地在盯着自家孩子的缺点看,而很少真心实意地表扬孩子,眼光都落在别家孩子的长处上,越比较越失望。

作为聪明的父母,面对孩子时,最先学习的就应该是如何接受孩子的慢,或者是看起来的笨。多了解儿童发展规律,缓解当下的各种焦虑恐慌症。

有本我很喜欢的绘本,英文书名为“Leo the late bloomer”,引进版翻译为《阿虎开窍了》 。这个故事写的是个叫做“Leo”的小老虎,它总是不能把事情做好,不会写字不会画画吃东西搞得乱糟糟还不会说一个字。虎爸爸常常焦虑有什么问题,只有睿智的虎妈妈总是回答“nothing”,“just a late bloomer”(没事,开窍慢而已),父母所需的只是“patience”(耐心)。终于有一天,在它自己恰当的时间里(in his owngood time),小老虎爆发了,它会写会画,一开口就是“I made it!”(我做到了!)

有的孩子就是像小老虎这样的“late bloomer”,吸收慢,反应慢,真实的慢热型。但即使再慢,他也是在按照他自己的节奏往前挪移。而慢热型的人,从身边已经成人的例子来看,往往是做事不紧不慢,有计划,专注力强,持之以恒,而且这些人都没有拖延症,抗压能力也很强。

学习是长期的事

学习如同马拉松,靠的不是抢跑,最后比的是努力和耐力,反应快可以学得轻松一些,却不等于一定能学好。坚持到最后的人才会成功。

拔苗助长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忘在脑后。各种网课班鼓吹的弯道超车是我最难以理解的词,可以说是个谬论。开车的人都知道,拐弯时需要减速慢行。在弯道时超车,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碰撞事故,轻则甩出去,重则翻车,酿成悲剧。用在学习上,抓住一切时间、提前抢跑,实在是有欲速则不达之忧,和鸡飞蛋打之风险。

如今起跑线可能已经提前到了娘肚里。各种网课班广告词是唯恐286shequ父母不乱,什么学棋的孩子懂事早,什么3岁是孩子学习音乐的关键期。各种推销刺激得为人父母的只怕错过早期发育黄金阶段便错过了天才。每一项都在往前赶,越多越好,越早越好。

常见的音乐、语言类就不说了,连少儿编程也越来越火,大有不学就永远掉队追赶不上之势。说白了,只要是有可能往孩子身上扯的,全都低龄化了,机械原理、财商管理、领袖力等等,不论儿童吸收能力如何,做做简化,就一股脑儿抓来开班网课,儿童网课市场火爆异常。而这种火爆制造的就是父母的越来越焦虑,越来越鸡血。

上海的幼升小最能反映出这种焦虑。前年的超级家长委员会,去年的幼升小考试题加三代出身履历表,今年网传的神童简历拿出来能亮闪人的眼。比如5岁已经认识了超过2000个汉字,会画心肺循环、神经传递;比如3个半月开口说话,18个月熟背《弟子规》,3岁就会潜水,用英语聊美杜莎和居里;比如托班的时候就学会了时间管理,懂得核反应堆、碱基配对以及微积分。

这种功利性的简历,投射出父母近乎失去理智的期望。事实上,孩子的竞争力并不在于多少知识,学习多少才艺,多早学会,而是背后的学习力。从长远来看,4岁学会游泳和6岁学会游泳有什么区别?早学,除了像上海幼升小这样给简历增添下让旁人唬得一惊的话题之外,恐怕并不能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最终学校挑选的还是高智商高耐力的孩子。

随着战线的拉长,这种年龄的影响只会越来越小。到大学毕业的时候,谁会关心你是21岁还是22岁。年龄数据只会是家长自以为傲的吹嘘。人一生的成就,更与4岁学会游泳、6岁过钢琴六级无关。最终努力了多久,积累的经验和专业程度,才会影响到人生的高度。关键期(敏感期)喊得太厉害,容易让人忽视了学习原本是个终身的过程。学习并没有时间点,70岁才拿起画笔的梵高奶奶,有没有错过她儿时的画画敏感期?

永远保持爱心,给予足够多的陪伴

实践证明,让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高压的手段不但容易招致孩子的反感,也容易造成家长自身情绪的崩溃。

在我儿子身上,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如果我和颜悦色轻声细语,他也倍感轻松,作业和练习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一旦我开始动物脑上身,绷着脸声音高八度,儿子就紧张得发颤,手足无措,只会呆愣愣地瞪着我,越是催着他赶紧完成的事情越是迟迟开不了头,最后只能闹得两败俱伤收场。

家长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才不会陪个作业就心梗装支架。

在学习上,要充分调动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儿童的驱动力一般来自成就感和奖励驱使,兴趣班老师的肯定和小贴画奖励等等用的就是这招式。家长要学会将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及时给与鼓励和肯定。适当地夸张,用放大镜来找具体实在的点来称赞孩子。

给孩子报班,家长播下的是种。想要有收获,还需要辛勤的耕耘。在孩子有兴趣的时候,给孩子信心和动力,鼓励他,欣赏他,陪伴他一起去探索。在孩子遇到困难、松懈、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更要予以十二分的耐心和智慧的引导,帮助孩子跨越障碍,突破难关。

上兴趣班,家长不能够图省事扔给老师就完事,或者打着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名义不管不问,也不能以自己不懂就推卸,需要跟随孩子共同学习成长。在用心陪伴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培养出孩子坚持的好品质,遇到困难一步一步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让孩子体会到解决问题之后成功的喜悦,逐渐将外驱力变成内驱力,发挥成为稳定的兴趣爱好。

家长对待孩子的方法得当,长远来看能够帮助孩子规划学习路径,短期来看能够辅导孩子每天的练习,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仍旧拿那位逼孩子学游泳的父亲举例,若是他不会游泳,他可以和孩子一起开始练习,体会初学时的难处,鼓励孩子一起克服。若是他会游,则可以带着孩子先熟悉在水里的感觉,消除孩子的恐惧之后再交给专业教练。若是孩子目前无法克服,不喜欢,可以等一等,过段时间再说,效果都要比现在这样相逼好得多。

学会特长或技能,永远不是最重要的事,亲子关系才是。

我想,从以上几点考虑,不管是否报班,报班的目的如何,孩子都将会学得更加充实、快乐、满足,也就是说,学得幸福。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